
2023赛季中甲联赛,每当广州队主场作战的时候,总会有一位年轻女士出现在越秀山体育场的看台上,她就是恒大足校校长刘倩。
每当看到广州球迷热情似火的为广州队加油,每当听到球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刘倩都会坚定自己做好足球的信心。去年2月回到恒大足校至今不过一年多,年轻的刘倩黑发中已现出银丝,但她认为这一年的努力很值得。过去一年,恒大足校实现了自负盈亏、自我造血,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每次出差,我都订最早的机票和最便宜的航班,有时候甚至想把一块钱掰成两半来花!”刘倩用这种方式暗示和激励着足校的教职员工过苦日子,渡过难关。
活着,好好地活下去,是如今恒大足校的信条。
如何活下来?
转变思路,利用自身条件创收
2013年7月,刘倩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直接被集团派到恒大足校工作。一年后,她被派到西班牙担任分校校长,在西班牙她一干就是八年。刘倩在西班牙的八年,中国足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甚至波及了恒大足校,近几年,是足校最艰难的时刻。教职员工从鼎盛时期的四五百人到现在的百来人。刘倩从西班牙返回恒大足校担任常务副校长,只因许家印的一个电话。
老板告诉刘倩,恒大足校遇到了很大困难,但不管多难,足校都要坚持下去,学校不能就这么没了。去年2月,刘倩从西班牙返回恒大足校正式上任。当她回到足校的时候,以往热闹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留给她的是生存压力和经营困难——集团早已不再注资,而当时广州队更是面临生存问题。面对这样的窘境刘倩该怎么办?
虽然足校教职员工只剩100多人,但一年的工资仍要3000多万,这还没算上队员们一年的外出比赛以及吃住行的费用。此外,足校一年的水电费就要两三百万。
“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活下去?其实这既是恒大足校的命题,也是事关中国足球出路的命题。”刘倩说,“现在恒大足校已经完全实现独立运营、自负盈亏,这个过程中不是我一个人在往前冲,是我们所有人都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了这个家去努力。”
“学校充分利用自身软硬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内部创业、自主运营创收,比如我们把一些闲置的校区外租,比如我们积极主办、承办各种类型的赛事、培训、夏令营、研学以及进行一系列的商务合作等等。保证学校收入能够稳定且持续,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刘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