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过去的2023年是中国足球的重大转折点:职业联赛进入“后金元足球”时代,俱乐部投入缩减并逐渐趋于稳定,主客场的全面恢复为联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队层面更加务实,国足正常发挥了应有的水平,各级青少年国家队的表现明显提升;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青少年足球真正被放在了一个非常核心和关键的位置,新任足协主席宋凯的第一次公开出行、第一次对外会议、第一次媒体座谈和观看的第一场比赛都交给了青少年足球,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近期中国足协多次召开青少年足球相关会议,研究青少年足球发展事宜。
2023年,青少年足球相关赛事全面恢复,赛事体系的大体框架基本构筑完毕,但赛事体系仍旧存在不足:竞赛日历不完善导致赛事之间产生冲突、竞赛规则不合理导致各队疲于应付而失去一些锻炼价值、比赛本身的技战术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各方重视程度、体教之间协同、资金困境以及教练员水平不足等问题,困扰了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青少年足球国际交流虽然起步,但全面接轨亚洲及世界先进青少年足球仍旧有极大距离;青少年国字号球队的建设工作仍旧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一年,记者全面采访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三项赛事)、学青会、U21联赛等全国层面的青少年足球比赛及部分地方比赛,全面采访了青少年足球的教练员、球员及相关竞赛和保障人员。本报全面梳理中国青少年足球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去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赛事体系
【基本情况】
2023年度,五大青少年赛事马不停蹄
2023年度,全国性的男子青少年足球赛事主要有五大赛事: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U19、U17、U15和U13组)、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职业俱乐部组(U21、U17、U15)、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会员协会组(U18、U16和U14)、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重点城市组(U15、U14、U13、U12、U11和U10),以及学青会(U18组、U16组)。
除了学青会是4年一届之外,其他4项赛事都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常规赛事,此外,全国性赛事还包括4年一届的全运会。2023年度,中青赛、职业俱乐部组、会员协会组和学青会的12个组别冠军可以称之为“全国冠军”。
全部赛事可以分为三个体系:
其一,以青训为导向的高质量赛事:U21联赛、中青赛U19组、职业俱乐部U17组和职业俱乐部U15组。一般而言,15岁之后青少年球员会汇聚到俱乐部之中以职业球员为主要方向。考虑到中青赛目前发展程度不高,且U17组、U15组和U13组普及和提高并重,中国青少年足球赛事必须设置以青训为导向的高质量赛事,且实施贯穿全年的联赛赛制,上述4项赛事便属于这种情况。
其二,体教融合,提高和普及相结合的赛事:中青赛U17组、中青赛U15组和中青赛U13组,这三个组别的比赛基本上是锦标赛性质,U15组和U13组分为地方预选赛和总决赛,U17组分为大区预选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这三项赛事尤其是U15组和U13组,地方预选赛极为关键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