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晨和浩浩的故事
少年晨晨15岁,中重度智力障碍,现在是金牛区特殊教育学校八年级学生。
原来他在普通小学就读,随着年龄增长,他发现自己和其他小伙伴不一样,久而久之,他变得敏感、自卑、封闭。2017年他10岁时,他来到金牛学校的前身——金牛区特殊教育中心就读。在新的环境里,他继续上学读书。同时,在体育老师王云川的引导下,晨晨开始学着踢足球。虽然训练辛苦,但晨晨逐渐喜欢上了足球,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后来特教中心搬家了,晨晨也随着学校来到了条件更好有一个标准五人制足球场的新校区。晨晨的球技有了长进,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赞扬,他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迄今,他已经参加了两届“金教杯”校园足球联赛特教组比赛。看到孩子的成长,王云川老师很欣慰,向承担了成都市特奥篮球队伍组队任务的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推荐了晨晨。现在,晨晨还是在金牛区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业余时间在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参加篮球训练。
家长反映,从2019年开始踢球,晨晨每天的体力、精力消耗都很大,晚上休息好了不少,情绪也有了改善。于是,家长希望孩子每周的训练课从两节加到四节。但王云川老师认为训练量过大,没有同意。
因为踢足球打篮球,有了更多平台交流,晨晨状况进一步好转,他还有了得到奖金的机会,甚至开始积攒奖金,要给母亲买一部新手机。他还计划,给母亲换了手机后,再给姐姐换一部新手机。
晨晨变得开朗自信起来,他已能够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独自和同龄朋友到东郊的青龙湖游玩,能够在网络上交朋友聊天(根据学校和家长要求,不能在线下和网友接触交往),他已经自信地开始融到社会。
浩浩,10岁,一名孤独症儿童,也是金牛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三年级就读。
浩浩最开始接触足球时,都不用脚踢,只是一直盯着足球看。老师喊他踢球,他试探着伸脚去碰一下球,喊一声,他探一下脚。很长时间,在训练中他都是伸脚碰一下足球,就完成了全部的踢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