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职业球员转型裁判第一人
2021-11-08 00:51:52
文|记者贾岩峰报道
作为曾经的职业球员,健将级运动员,退役后成功转型为裁判员,这在国际足坛也非常罕见,而于波则是中国足坛现役裁判中的第一人。如今的于波是沈阳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的一名老师,同时作为一名国家级裁判,他仍经常出现在职业联赛的赛场上。出生于1979年的于波如今已经42岁,距离裁判员的退役年龄45岁还有3年的时光。自从他2009年退役,2011年正式成为裁判吹罚比赛开始,如今已经10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10年中,他一边在大学里任教,一边还要在职业联赛中吹罚比赛。或许是因为有过职业球员的经历,于波的执法总是能够从多元化的视角去看问题,既能深刻理解裁判规则,同时又能看透球员意图。因此,听他谈谈中超执法经历和对各种争议判罚的解读,或许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裁判规则、多角度看待中超赛场的诸多争议,很有裨益。

可能是因为退役年代略显久远,曾经效力于沈阳金德的主力中后卫(见上图),同时也担任过队长的于波,他的名字已经不再被年轻一代的球迷熟悉了。现在的于波,已经是一名国家级裁判,继续活跃于中国足球的赛场上。

裁判成长

从入门到执法中超要6-8年

《足球》:请问你是哪一年正式退役的?能简单介绍一下你成为职业裁判的经历吗?

于波:我是一名地道的沈阳人,从小就在沈阳踢球,在海狮和金德都效力过,2009年到了30岁,我就正式退役了。退役以后我开始规划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先是到沈阳体育学院的足球教研室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一些老教授们都建议我可以考虑向裁判的角色发起挑战,因为我的年龄、体能和对足球规则的理解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后来又有一次机会让我吹罚了中学生的赛事,我发挥得还可以,而我对此也感兴趣,因此在地方足协和体育局的支持下就走向了通往专业级别裁判员的发展道路。

你目前是什么级别的裁判?你的晋级之路如何?能给我们简单普及一下在目前中国的裁判晋级和管理体系吗?

我目前是国家级裁判,这也是我裁判生涯的最高级别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对“足球裁判员技术等级的申报与审批”的规定:中国足球协会的裁判员技术等级分为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裁判员。根据“足球裁判员技术等级的申报与批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掌握和正确运用《足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经地方协会审批一、二、三级裁判员。一般从入门到可以执法中超,快的也需要6-8年时间。国际级裁判员首次申报最大年龄不能超过38岁;亚足联精英裁判首次申报最大年龄不能超过35岁,亚洲的许多国际级裁判员都是从亚足联精英裁判中挑选的,因此我已经过了首次申报的最大年龄,所以最高也只能是国家级了。我是从30岁开始,经过了两年学习拿到了一级裁判资格证,然后进入预备国家级,又经过两年的培训和考核,拿到了国家级。然后从U系列开始执法,U13、U15、U17、U19、U21,都过了,才能选送到中乙联赛执法,到了中乙再磨练2-4年,然后到中甲,在中甲也可能再经历2-N年,才有可能到中超执法。我还算幸运的,每个阶段都是两年就通过了,即便走得这么快,走到中超执法也用了6年的时间,这在裁判界相对较少。

纵观中国职业足球发展史,像你这样从职业球员转型为裁判员的实在太少了,为什么呢?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777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