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踢不好会被教练打
《足球》:你是几岁开始踢球的?是在东北路小学吗?
朱挺:我大概是六岁开始踢球的,不是东北路小学,说起来,东北路小学是我所在学校的同城死敌,我是西岗体校的,当时跟实验小学合作。所以,严格来说,我是在西岗体校踢球,然后在实验小学读书。
那个体校现在还在吗?相当于什么性质?和天津曾经有过的那种夜体校和少体校是一样的吗?
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不完全一样。当时,我们体校有点像大连队的梯队,只是当时我们不属于万达。体校是单独招生的,我爸在报纸上看到了体校的广告,就把我送去了。我六岁开始上体校,但在我那个年代,正式上小学必须得八岁。我爸把我送去的主要原因是觉得我平时不太喜欢运动,而且也不好好吃饭,身体偏瘦,去体校刚好能锻炼一下身体,长得结实点儿,还能多吃点饭。另外,体校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托管班,早上送去,晚上家长下班接回来,我们白天在那里训练、吃饭,有午休。体校还给我们请了一个日语老师,教我们一些简单的日语,相当于外语也学了。
小时候,你特别喜欢踢球吗?在体校的日子是怎样的?
说真的,当时学踢球,最初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跟一大群年龄接近的小伙伴们一起玩,挺开心的,每天从早到晚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春夏秋冬都有人一起玩。就是教练太严厉了,如果踢得不好,容易挨打。
似乎老大连青训,一些教练都挺严厉的,那教练是怎么打你们的?
我们那个年代,家长跟现在的家长不一样,一般家长把孩子送去的时候都会跟教练说,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守纪律,该打就打,没事儿,只要别打脑袋就行。当时带我们的教练叫张斌,他是老沈阳队的,挺负责任,他特别爱看报纸,所以,他对付我们的方式就是用厚厚的一叠报纸卷成一个棒子,如果谁在训练当中偷懒,少跑几步啊,或者讲话不认真什么的,就会拿报纸做的棒子打我们的屁股或者后背。倒没有说疼得受不了,关键是挺害怕的。
我感觉你们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球员挺好的,起码战术执行力不错。
那种执教方法,可能比较适合我们那个年代吧,因为家长是接受的,但放在现在肯定不行。怎么说呢?以前的方法有利有弊,培养出来的球员,比如说我们,战术执行力确实像你说得比较好,因为很听话,也不敢不听话,但个人创造力、主动思考的能力、沟通和交流方面,就现代足球而言,肯定是有欠缺的。以前的教练,给我们灌输的就是绝对服从,但现在的青训理念是更多释放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现在,我有时候也会去校园里,看年轻教练带队,我发现确实遵从释放孩子天性的原则,希望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和我们那个时候完全不一样。
董方卓当时是碾压式领先
《足球》:你从小速度就特别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