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脚们表现“较为稳定”……
2022-04-03 23:12:35
文|记者鲁蜜报道
在0比2不敌阿曼之后,中国男足国家队本届世预赛之旅,终于画上了句号,连续五届世界杯预选赛出局的现实,有些让人崩溃,也引起了行业内的集体反思。现任国足主帅李霄鹏在赛后的专访中表示,“很多队员在俱乐部我都带过,但到了国家队几乎又是另一种状态,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言下之意,是国脚在俱乐部的表现和在国家队的表现,反差明显。

在0比2不敌阿曼之后,中国男足国家队本届世预赛之旅,终于画上了句号,连续五届世界杯预选赛出局的现实,有些让人崩溃,也引起了行业内的集体反思。现任国足主帅李霄鹏在赛后的专访中表示,“很多队员在俱乐部我都带过,但到了国家队几乎又是另一种状态,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言下之意,是国脚在俱乐部的表现和在国家队的表现,反差明显。

反差的话题,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及,在金元足球大潮汹涌之时,已经引起了球迷与媒体的关注,但是具体到本次的世预赛以及上赛季联赛的一些表现,似乎反差的情况并不是特别明显。

保持状态?缺少联赛保障

李霄鹏在世预赛结束后接受了采访,谈到了国家队诸多方面的问题,表达的主要方向是“实力不行,打不过”,这是核心问题。但在核心问题之外,所有人在讨论的是,究竟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李霄鹏在采访中指出,“很多队员在俱乐部我都带过,但到了国家队几乎又是另一种状态,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

此前几年,就有人提及过这个方面的问题,但是前几年国内联赛处于鼎盛时期,国脚在俱乐部的工资级别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在国家队训练、比赛如果受伤,可能会造成错过俱乐部的比赛的情况,或许会有球员觉得得不偿失,因而在不少国际比赛中,表现受到了影响,球迷认为球员“出工不出力”、“散步”……

但近两个赛季,联赛的情况已经不一样,减薪令等规定,让球员的收入有所减少,而许多俱乐部还出现了欠薪的情况,不在国家队努力而要好好回俱乐部踢球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810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