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把足球纳入“幸福课程” 让校园足球成为开启幸福的一扇门
2022-06-13 01:00:16
文|特约记者左瑞文山报道
在学校和老师、教练和队员、老师和学生相依相守、彼此成就的过程中,文山市一初的师生们从足球场上寻找和收获幸福。

源于对足球运动的独特理解,以体育人的深刻认识,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文山市一初”)的校园足球在该市独树一帜,不仅给学校增加了活力和荣耀,还让重在参与的师生们乐在其中。

文山市一初的70后女校长罗荣武,大学期间主修历史,之后在中学讲台上度过了29个春秋,在初中历史教育的专业上成就斐然。三年前,这位“罗荣武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走上了校长岗位,设立了新的育人目标:强体魄、会学习、勇担当、敢创新。

育人要以强体魄为先

业余时间喜欢跑步、篮球、羽毛球运动的罗荣武,一直信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基础”。除此之外,她认为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并且在心理健康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针对初中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共性,以及学习压力加剧上升、青少年心理急剧变化的状态,罗荣武结合两个校区的条件,提供了大量体育活动的空间和选项,还专门成立了心理成长中心,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

“我们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在我们这所学校里幸福成长。”她告诉《足球》,“大力开展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运动,跟我们‘夯实基础、发挥特长、品德铸人’的办学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文山市一初始建于1972年,几度变更的校名见证了学校50年的发展沿革:从“五·七学校”开始,文山县一中、文山亚太中学、文山县第一初级中学,直到现在的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学区化办学,其教学质量放眼全州也名列前茅。在这样一所传统名校里确立以“强体魄”为先的育人目标,挤出时间每周定期开始体育活动,无疑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据介绍,学校对课堂效率和教学管理一直抓得很紧,而在双减背景下,除了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规定的正常课程,课后服务采取了“必备主餐+个性自助餐”的形式:每天下午,文化知识的学习辅导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选参加社团活动。虽然周末不能召集学生回校参加活动,但学校也支持学生自愿、自费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足球、篮球、网球等培训。

目前学校南北两个校区共有84个班,在职教师共有351人。三年来,校长罗荣武多次和同事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成长经历,“把职业当做事业”的教师幸福成长密码,以及“在彼此成就中,用心‘智’造幸福”的工作理念。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820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