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难点重点,围绕财政监管
2020-03-23 12:37:18
文|记者陈伟报道
2019年最后一天出台的联赛新政,在联赛外援人数、归化球员认定、限薪额度、U21政策、外援调节费等做出新的变化,一系列的新政出台,各俱乐部和外界也对此也有不同声音,限薪之后对俱乐部财务的监管、限制青训球员工资如何留住人才等话题,都成为讨论的热门。为此,1月9日上午,中国足协在上海举办了职业联赛政策研讨会,十家中超以及六家中甲俱乐部代表以及媒体代表与相关人士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在会上也对中超限薪政策以及外援新政一一作了解读。中超新政的重点难点无疑是财政监管措施是否合理能否执行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来自英超和专业财务咨询公司的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超新政执行中的财政监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经过调研分析后的看法。刘奕表示,“未来我们将采取严格而合理的监管措施,而且还会有处罚条例。中国的国情和很多国家不一样,现在我们正在和公安部税务总局等在协调,配合我们的监管活动,我们会研制出有效的监管措施。”

联赛拿那么多冠军有没用?

足协领导当初讲话“还原”

在会上,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回顾了刚刚出台的联赛新政过程,并对新政制定的难点,职业联赛的目标以及未来将采取的举措,进行了政策解读。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怎么样?在刘奕看来,显然算不上成功,“26年来,共有超过百家企业相继退出联赛,证明它不是一桩好生意;如果以参加五大联赛为标杆,李铁、邵佳一、孙继海、杨晨等球员大都是体校培养,而不是联赛,这证明它也没有出足够多的人才。”之所以如此,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规划,对联赛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核心原则认识不足,“过去26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最大弊端,是既没有把联赛做成一门好的生意,又没有把联赛做成一项好的事业。简单来说,没有挣到钱,也没有培养人。”而最根本的是,“中国职业联赛过去缺乏优秀的顶层设计,现在需要完善,明白希望通过联赛实现什么目标。”刘奕所说的目标是指:用市场手段推动足球运动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国家队培养高水平人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欣赏职业体育赛事的需求;发展足球产业,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和升级换代。

登录 后获取免费阅读文章
点击阅读 《足球》第3599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