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宋凯当选中国足协主席,2024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张家胜担任中国足协党委书记。由此,中国足协确立了以张家胜和宋凯为主的新一任领导班子。
目前,中国足球在国字号层面展现了明显的上升势头:国家队换代取得成效,18强赛近期战绩提升;03国青、04国少、06国少、08国少连续晋级亚洲正赛。青少年赛事也在全面推动,在赛事逐渐完备的情况下侧重于赛事的整合与提升。重点城市建设目前也进入了快车道。中国足球目前的难点在于职业联赛的欠薪治理和健康发展,一个不错的消息是,中足联即将成立,同时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相关政策也即将落地。
在这个过程中,稳定和不折腾,开放与国际化这双重理念,足协其实并不仅仅是表述,更多是在践行。具体而言,中国足协的总体政策,以及青少年的赛制在稳定和不折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各级国家队和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率先开启了开放与国际化,青少年教练亦是如此;反倒是职业联赛在开放和国际化层面存在较多争议,推进需要一个过程。
【稳定和不折腾】
调研充分,联赛和青少年保持稳定
(一)目前联赛政策保持稳定
在2024年度,中国足球的各项事宜并没有重大的、颠覆性或者反向的政策出台,比如2025赛季初定的职业联赛政策变化就并不多,更多是以优化的方式来循序渐进。报名名单由此前的30+5(不受限制的内外援30人加本土培养的U21球员5人)变更为目前的27+8,其中8人为U21球员及本土培养的U21球员,重要的改变是8名U21球员可以在一线队和B队之间自由流动,这个政策优化获得了普遍的好评。
中超联赛的外援名单,一直都是中国足球竞赛政策的焦点所在。在此前的中超议事会上,中超联赛提供了三个方案:其一是不进行改变的7655政策(全年累计注册7人,同时注册6人,报名5人,比赛同时出场5人),另两个版本,其一是减负版本,即6655政策,减少了一个累计注册名额,还有一个版本是增加报名外援的“5+1”版本,即报名6人同时出场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