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青训:未来需要三大关键支撑
2025-09-01 01:31:53
文|首席记者陈永报道
8月27日,“社会足球青训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全国训练营在北京开营。开营仪式上,河南运之杰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范运红在讲述俱乐部历史演变及其女足梯队体系后感慨地说:“从2014年至今我们俱乐部已经11年了,这是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和男足青训不同,女足社会青训受到了更多的制约,但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给我们的支持,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学校对我们的认可,让我们最终一路走了过来,在今天站在了全国训练营的场地上。”

8月27日,“社会足球青训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全国训练营在北京开营。开营仪式上,河南运之杰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范运红在讲述俱乐部历史演变及其女足梯队体系后感慨地说:“从2014年至今我们俱乐部已经11年了,这是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和男足青训不同,女足社会青训受到了更多的制约,但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给我们的支持,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学校对我们的认可,让我们最终一路走了过来,在今天站在了全国训练营的场地上。”

对于中国足球的基础性工程包括社会青训机构的发展来说,过往的历史并非顺风顺水。让人欣慰的是,2024年起,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开启了“社会足球青训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这是继县域青少年足球、县域社会足球赛事、阳光球场等基础性工程之后,基金会又一项中国足球的全国性基础性工程。

今年,这项行动计划继续向深度推进,社会青训机构的未来发展也值得更多关注,其中三大体系支撑是关键所在。

一家女足青训机构的酸甜苦辣

“最初做这家俱乐部是2014年,初衷很简单,河南有很多女足专业运动员,在她们退役后往往很难从事足球工作,都做着不相干的事情,大家聚会的时候就说,干脆凑在一起做足球青训吧。就这样,我们成立了这家俱乐部,让人欣慰的是,一年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公布,给了我们主心骨。”范运红说。

运之杰俱乐部成立之初便专注于校园足球,因为女足退役球员多,所以一开始女足便是重点。2016年开始俱乐部完全使用女教练,2018年开始俱乐部获得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的资助。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981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