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足球,最稳定“城市地标”
2025-09-15 00:16:53
“大变局”中的职业联赛一个城市为什么需要职业足球?从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品牌等多个维度,我们能得到很多答案。职业队伍在一座城市里活下来、活出来,俨然已成为衡量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尺,更成为一座城市向外界传递独特精神气质的最生动名片。

9月13日晚,“渝超”揭幕战打响,重庆母城渝中区的地标之一——大田湾体育场,下午开始就成了球迷的海洋。这座球场历经30多年的变迁,早已不是曾经的模样,可人们还记得甲A时期,那无数个因为足球而被汗液和荷尔蒙填满的夏日。与“渝超”遥相呼应的是,目前排名中甲第二的重庆铜梁龙也进入了联赛冲刺阶段。
这样的顶级足球氛围,重庆已经久违了。不仅是球迷,更多的人看到了这座直辖市因为足球而焕发的精神活力。毫不夸张地说,职业足球是一座城市精神谱系的核心载体与文化认同的灵魂符号。与重庆一样,在现在中超、中甲城市构筑的职业足球基础版图之外,更多地区对职业足球的谋划,已跳出“赛事落地”的浅层布局,升级为对城市精神标识的主动塑造与长远深耕。显而易见的是,未来的中国职业足球版图将会有更多焦点。
东北西南,两支强劲潜力股
“职业体育发展水平是城市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足球运动成为塑造城市(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对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上海久事集团总裁谷际庆在2024年“重走长征路”足球发展论坛上说的话,他强调了职业体育在城市发展定位中的核心意义。
中甲间歇期之前的最后一个主场,辽宁铁人主场迎来了超过3万名观众,此前与榜眼重庆铜梁龙一战,铁西体育场的观战人数达到了39868人。这一新纪录,让沉睡多年的“圣铁体”再次成为中国足球的焦点。今年的辽宁铁人,带着冲超的目标引进了多名辽籍球员,李金羽这样的辽足名宿挂帅,这种传承让沈阳球迷依稀看到了“十冠王”复兴的希望。
点击阅读 《足球》第3983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