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钟拨回十五年前,那时的定南人日子过得很安逸。作为江西省东南方向的大门,这里虽然地处山区,与粤东的河源毗邻,但因拥有着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稀土,成为众人羡慕的“稀土王国”。用“一矿独大”来形容当时定南的稀土产业绝不为过:定南是首批11个国家稀土规划矿区之一,全县矿区保有稀土资源储量高达6.75万吨,且属中钇富铕型稀土,分布广、储量大、品种全、品位高,在国内稀土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足球,是产业转型的需要
彼时,国家尚未对稀土资源进行严格管控,县委、县政府和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稀土资源。有记录显示,曾有村民在四个月内就开采稀土矿石6408吨,足见定南稀土资源之丰富。稀土产业不仅给定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更成为县域经济的绝对支柱。最高峰时,定南稀土产业产值和纳税占比均超过全县总额的60%。县里的支柱型企业,几乎都集中在稀土开采和提炼领域,其余的则和全国大部分县市一样,依赖房地产行业,形成了“稀土+土地财政”的单一经济结构。然而,开矿必然伴随着生态被破坏,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国家为了加强生态保护,从2010开始,逐步严格控制稀土资源的开发,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化,定南于2016年起全面停止开采稀土矿。支柱型行业全面叫停,让定南县委、县政府顿时感受到巨大的危机。昔日机器轰鸣的矿场归于沉寂,依赖矿业谋生的家庭生计陷入困顿,县财政更是遭遇刺骨的压力。“绿水青山” 保住了,但 “金山银山” 的替代之路在哪里?单一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为了摆脱困境,定南县委、县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选择新的产业替代,或者寻找新的产业出路。
当时,定南面临的现实十分棘手:全县人口只有22万,消费能力不强。而长期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也导致定南工业基础薄弱,且大部分工业均与稀土产业相关。为了寻找新的产业出路,定南县委、县政府的会议开了许多次,政策和文件讨论了很多遍,也做了不少尝试。定南的想法是,新选定的产业,必须能够给县里引入大量人流,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足球,是城市战略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