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不是政策,是执行!是重视!
2020-12-17 08:18:44
文|记者陈永梅州五华报道
进入12份,中国足球青训进入了冬训期,数百支青训球队在全国各地进行着冬训,每天都有很多青少年的比赛在进行。但在12月14日这一天,中国足协出台了无数职业联赛新政,引爆了中国足坛。

进入12份,中国足球青训进入了冬训期,数百支青训球队在全国各地进行着冬训,每天都有很多青少年的比赛在进行。但在12月14日这一天,中国足协出台了无数职业联赛新政,引爆了中国足坛。

这个新政其实对于中国足球青训并不是很友好:压缩开支其实很容易损害青训的投入,此外明确的限薪政策很容易给社会,尤其是青训球员家长、潜在的青训球员家长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这就需要中国足协给出更多的青训鼓励性政策。

那么,中国足球青训的问题是政策的问题吗?恰恰相反,中国足球青训从来不缺政策:首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就是最好的政策;具体到足协的青训政策,2020年11月26日,《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训练大纲》也正式公布;包括其他青训政策,如培训补偿、联合机制补偿,早就在《中国足协球员身份与转会管理规定》的各个版本中有清晰的规定;包括中国足协也推出了“娃娃足球工程”,在开始重视6到12岁的青少年足球培养之后,进一步下探到3到6岁的儿童足球培养。

缺失的不是政策,是执行,是重视!

被忽视的“联合机制补偿”

鲁能补偿到现在还被欠着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2019年,一名鲁能青训出品的球员,从一家俱乐部(非鲁能)转会到另一家俱乐部,按照规定,新俱乐部应该向鲁能足校支付联合机制补偿,但是,鲁能索要了半天,硬是没要来。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690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