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达伦: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想为深圳队带来一座奖杯
2021-09-23 01:11:22
文|□ 记者王伟报道
27岁,正处当打之年的郑达伦,是深足的一员。本赛季中超第一阶段14轮比赛,他出场10次,其中一半场次是首发。2006年,对于郑达伦而言,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他被徐根宝看中,开始了在根宝足校的求学过程。“没有徐根宝指导就没有现在的我!”郑达伦这样说。球品和人品同样重要,崇明岛的学习,让郑达伦获益匪浅。无论是在上海、天津还是深圳踢球,他的追求不变:让自己变得更好。

“没有徐指导,就没有现在的我”

1994年2月11日,郑达伦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小的时候,跟着鞍山足球教练张旭学习踢球。

在人们的印象中,辽宁籍足球运动员大多来自沈阳和大连,像人们所熟悉的李铁、郑智、肇俊哲,来自沈阳;李明、王涛等则是大连足球青训培养出来的队员。鞍山,过往较有名气的是陈涛和张文钊,出自鞍山并成长成为优秀职业队员的,基本上都是张旭教练的弟子。

2006年,郑达伦进入徐根宝足球基地的过程,与他的师兄王云龙有关,王云龙也是鞍山的球员。王云龙在沈阳踢少年比赛的时候,徐根宝无意之中看到了比赛,发现了王云龙,徐根宝用了转会费将王云龙带到了崇明岛,加入了武磊、张琳芃、颜骏凌等人组成的89、90梯队。

“那个时候徐根宝指导想组建93、94的队伍,他就问了一下手下的队员,说你们的家乡有没有不错的小队员,因为我和王云龙在鞍山是同一个启蒙教练,王云龙提到了我,于是徐指导和我们的启蒙教练通了一个电话,我们的教练带着我们7个小队员一起去上海试训。”郑达伦回忆说。

现在在上海海港踢球的杨世元、在沧州雄狮踢球的郑致云,都是当年张旭教练带到上海崇明岛试训的鞍山足球七小虎中的队员,当时郑达伦等七名从鞍山过来的队员与由傅欢等队员组成的另外一个队伍踢了一场分队比赛,徐根宝全程观察,比赛结束之后,来自鞍山的7个队员全部留下。这7名来自辽宁鞍山的小队员,与傅欢、林创益等队员组成的队伍,在2013年夺得了辽宁全运会U20男足的冠军。

张旭将手下的七个弟子全部送到徐根宝麾下时,曾经表示,将队员交给徐根宝,“很放心”。郑达伦回忆在启蒙教练张旭带领下踢球的片断时很感叹:“张导教得真不错!”像杨世元、郑达伦,个头不高,一般的青训教练或许不会选择,但张旭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天赋,重视脚下技术的张旭,为这批队员未来立足中超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张旭教练因病去世,郑达伦等弟子相当难过,鞍山少了一位优秀的基层足球教练。

崇明岛的记忆,郑达伦表示很深刻。虽然这些年郑达伦辗转天津和深圳踢球,但直到现在,他的手机号码还是上海的。虽然在外地踢球,但郑达伦的习惯是,假期回上海时会专门回到崇明岛去看望徐根宝指导,当面听听徐指导的教导,看看熟悉的根宝基地。“徐导在我的足球道路上帮助我很大,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徐导,就没有今天的我。”郑达伦说。

郑达伦是2006年进的崇明岛,当年他们到崇明岛学习踢球要坐船进岛,现在开车就可以,变化非常大。当时,郑达伦和队友们在崇明岛上午上学、下午训练,进行封闭式的管理。“在踢球方面,徐导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技术动作不能有差错,要求非常高。我觉得正是当年的严格让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徐根宝对于小球员们的帮助,还体现在生活上,“当年徐导告诉我们,如果人品不行,照样踢不出来,他要求我们球踢好了之外,人品也得好。不管在踢球方面还是做人方面,正是当年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才有了现在的我们,徐指导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很感谢他的教导。”

回去崇明岛的时候,郑达伦会与徐指导聊很多,看到70多岁的徐根宝还在指导孩子们踢球时,他被深深触动了,“徐导在坚持,培养中国足球的未来。”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766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