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里的 “职业梯队” 东站小学体教融合的探索之路
2021-09-23 01:11:23
文|□记者贾岩峰/报道
2020年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等八大方面提出37项举措,全方位推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行。而这一次《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规格之高,在近年来体育教育领域中鲜见。具体到校园足球,体教融合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校园足球有了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但缺乏专业资源,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短板。而职业足球,长期处于“圈养”模式的困境中,缺乏与更广大的人才基础的连接和互通。而沈阳大东区东站小学在长年推进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学校在教学体系、竞赛体系、课余训练体系以及与职业足球连接的构建上,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地方。

求真务实,构建完整体系

东站小学是大东区一所公立小学,也是全国足球特色校之一。目前学校拥有6个年级,大概1200名学生,近百名老师。在沈阳这所小学的规模属于中等,但这并不影响这所学校走出多名足球苗子。

东站小学不仅有男足,还有女足,而且女足在区里和市里都小有名气,女足还曾经拿过“2013年沈阳市校园足球锦标赛的冠军。

但最有名的还是男足,因为这里还是很多中超中甲俱乐部紧盯的人才中心,在辽宁宏运解散之前,东站小学也曾经是辽宁队在沈阳的青训基地之一。在2017年到2019年间,辽足经常有教练和队员到东站小学来观摩和指导,而校长高丕卿则是在国家校园足球发展报告颁布以后,加速了对东站小学校园足球体系的建设和规划。

就在近日采访时,高校长表示:“自从国家颁布校园足球指导方案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梯队。很多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也走上了职业足球道路。我们将坚持校园足球初心不改,将足球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加强体教结合,注重足球的教育功能开发,争取在体教融合的道路上多挖掘一些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足球人才。”

高校长不踢球,但爱看球,在校园足球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他也一直在积极推动这项工程在校园的发展进程。在教育部门发展校园足球的方针和要求下,东站小学积极落实,勇于实践,并不满足简单的“复制”。

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报告(2015-2017)》出版后,高校长和辽宁省教育厅、沈阳理工大学相关从业者联合写了一篇读后感,文中也谈到了对校园足球的体教融合必要性的深刻理解和看法。

《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指出,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充分发挥职业俱乐部、足球学校、体育运动学校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样有利于支持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能够弥补资金、教师、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在引领本校校园足球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下,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东站小学的校队经常参加一些校园足球赛事,在成绩上高校长从来不做硬性要求,他更提倡的是求真,求实,勇于拼搏。或许因为没有这样的压力,东站小学各个年龄段的校队成绩也不差,最近U11年龄段才拿了辽超比赛的亚军。不盲目追求成绩上的突破,要求梯队建设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构建一个完整的校园足球青训体系,才是东站小学所追求的。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766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