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园足球感动人物郭蔚蔚的足球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足球需要提高心理和社交能力
2021-11-04 07:27:56
文|本版撰稿/王伟
今年5月6日,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2019、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年度总结活动上,全国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专家、原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河南省校足办常务副主任、河南大学国际足球学院院长郭蔚蔚获得2019年、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感动人物两个奖项。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校园足球感动人物奖是全国校足办对郭蔚蔚多年从事校园足球工作的认可,更是对他多年来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肯定。从足球运动员到大学老师,再到省级教育部门体卫艺处的管理者,始终在学校体育、校园足球一线工作的他堪称中国校园足球界的一面旗帜。借着10月30日郭蔚蔚到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为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的机会,本报记者与郭蔚蔚主任进行了面对面对话。郭蔚蔚从自身的实践经历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校园足球的理解,也谈到了他对中国足球未来发展路径的经验分享。

“足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社会生活氛围。”郭蔚蔚说。作为新时代青少年,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注重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通过足球运动磨练坚强的意志、锻炼强健的体魄、塑造优良的品格。

郭蔚蔚认为,足球是一项综合技能要求很高的运动。除了技术、战术和身体之外,参与者还需要一定心理和社交能力。而心理和社交能力对于当下的中国足球更具有特殊意义。

解读国足惨败

足球需要心理和社交能力

12强赛,国足前四轮1胜3负的惨淡战绩让大部分球迷失望不已。作为校园足球的一线工作者,郭蔚蔚更觉得痛心。在12强赛季的惨败让郭蔚蔚也很痛心。在为学员们培训的过程中,郭蔚蔚特别提及国足,他认为大家应该冷静下来分析中国足球目前的现状。尽管他否认自己是悲观主义者,但他认为中国足球再次打进世界杯需要等到2030年,甚至2034年。

多年来,郭蔚蔚一直呼吁中国足协树立科学发展足球的理念。在他眼里,足协一直在用竞技的思维考虑足球发展,很少去关注这项运动的普及情况。如果不能清楚认识足球的普及能为竞技水平的提高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在青少年打基础的阶段一直强调专项训练,时间越长,越练不出来。一旦陷入这种恶性循环,这对于足球的发展影响特别大。

中国足球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国内球员在联赛看起来踢得还行,一旦到了亚洲赛场与拥有一定水平的球队对抗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完全是两回事,不仅踢得一塌糊涂,甚至连像样的进攻都没有。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776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