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法治上 有关欠薪的法律问题及解决途径
2022-02-20 22:38:04
文|专题撰写/记者贾岩峰
去年有荣昊、尹鸿博在微博上公开讨薪,今又有蒿俊闵样(见下图)——无论是老国脚,还是现役国脚,竟然也都走上了在网络上公开讨薪的道路。

去年有荣昊、尹鸿博在微博上公开讨薪,今又有蒿俊闵样(见下图)——无论是老国脚,还是现役国脚,竟然也都走上了在网络上公开讨薪的道路。

就如何解决欠薪以及降薪的法律问题,本报咨询了熟悉中国足球的法律专家和律师。经过归纳整理,本专题或许对如何合理看待欠薪的行业性整体行为、被欠薪者如何通过合理途径追讨有一定的帮助。

一从2020赛季疫情到来至今,职业联赛大规模欠薪行为与以往有何不同?为何欠薪俱乐部不急于归还欠薪反而更急于公布降薪条款?

中国职业足球如此大规模、大额度的欠薪行为,一定程度上受疫情影响,但也有一些俱乐部将归还欠薪与强行降薪原本是两件事混为一谈,使情况更加复杂化。如果说欠薪是个体违规行为,足协处理起来相对简单,但当违规变成集体行为以后,违规者会觉得“安全”,因为以往适用于惩戒欠薪球队的准则显然无法全盘照搬了。

此度欠薪现象似乎又在倒逼足协审核制度改革,甚至这种行为已经不是足协层面的行业管理机构所能够主导的了,理由是足协本身并不对俱乐部的经济主体有任何管辖与限制作用。如果不想让这次大规模欠薪事件最终演变成足球圈的又一次闹剧,或许中国足协需要来自更高层的协助,共同来清理欠薪问题。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803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