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足球少年在场内外都融入了民族特色 我叫拉巴卓玛 来自香格里拉
2022-08-01 01:33:02
文|特约记者左瑞玉溪报道
透过这位校园足球的“传奇人物”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U17女足的战斗史,走近海拔超过3400米的香格里拉,感受云南藏区火热的足球情怀。

7月27日,星期三,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足球赛事在玉溪开赛,女足甲组的卫冕冠军、迪庆U17代表队首轮3比1击败普洱。这支藏区球队有好几个“卓玛”(藏语意为“仙女”),10号拉巴卓玛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你叫我卓玛也行,也可以叫我拉巴。”她说,后一种称呼相对不易混淆,更便于别人记住她。

严格意义上说,拉巴卓玛是迪庆队员中唯一的卫冕者,四年前在临沧省运夺冠时,小学刚毕业的她是全队最年幼的球员。而在本届省运青少年组23个大项5435名运动员中,她极有可能是唯一参加了两届省运同一组别赛事的人。

这个星期三,本队三个进球都与她有关——先是两次助攻队友斯那取初,最后自己又打进一个单刀球。“我是星期三出生的,藏语‘拉巴’的意思之一就是‘星期三’。”她说,“父母给我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香格里拉叫卓玛的女孩很多,拉巴就不怎么常见。”

四年前,13岁的她曾在省运决赛圈两次替补登场,如今,这位17岁的藏族姑娘作为全队的进攻核心和第二队长,承担着捍卫球队荣誉的重任。

雪域高原的足球梦

12年前的那个夏天,为重组省级男队,云南省足协首次面向全省16州市选拔全运会适龄球员。那一天,63岁的拉茸初称带着5名藏族男孩抵达选拔现场,其中一个是他的外孙。他们从香格里拉出发时怀着满腔热血,乘坐客车经丽江、大理两次转车,远征六百多公里来到昆明。

5名小学生平时踢球也没有教练,拉茸初称只好临时上阵,“我年轻时爱打篮球,至少知道怎么做准备活动。”颠球测试环节,5个孩子都只能用单脚,都没有超过十次……选拔结果很快见了分晓,有个孩子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我们为什么来昆明?因为云南足球需要人才,中国足球需要人才,你不参与我不参与,哪个来参与?香格里拉必须有人走出来。”老人用豪情勉励孙辈,他还说尽管当地足球教练奇缺,但“不爱打球的人在迪庆一个也没有”。

从培养教练到引进教练,从重在参与到奋勇争先,迪庆足球继续奋斗了8年,终于在2018年临沧省运会女足赛事一举夺标。这是他们第一次选派女足代表队参赛,也是迪庆建州以来的第一个省运会大球项目冠军。这个大冷门撼动了云南足球的势力格局,也极大地振奋了云南藏区的足球热情。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该内容需要付费
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订阅
点击阅读 《足球》第3827期 更多内容